中国锻压协会官方网站
联系我们  |  加入收藏|  客服热线:010-69731006
大事记 打印
2018年1月大事记
信息来源:中国锻压协会 发布时间:2019-1-24 14:29:17
 

平板显示玻璃基板成套生产装备打破国外垄断

2018年1月2日,东旭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旭集团)的“光电显示用高均匀超净面玻璃基板关键技术与设备”通过中国电子学会组织的成果鉴定,鉴定委员会一致认为该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打破了国外企业在平板显示玻璃基板制造领域的垄断地位。

平板显示玻璃基板是平板显示产业的基础性核心材料,生产制造所涉及工艺技术和装备复杂,难度极大,代表着连续制备玻璃的最高工艺水平,是制约我国平板显示玻璃基板产业发展的短板装备。发达国家企业经过20多年技术研发和积累,在平板显示玻璃基板制造领域处于全球垄断地位。在财政部、工信部组织开展的智能制造新模式应用的推动下,东旭集团与北京工业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高校,淄博工陶耐火材料有限公司、成都光明光电股份有限公司等供应商,开展联合创新,攻克了平板显示玻璃基板熔化、成型、精加工等阶段的关键技术和工艺装置。在熔化阶段,开发出全氧燃烧电助熔窑炉,使得每千克玻璃液熔化能耗低于1350千卡,比传统空气燃烧节能50%;在成型阶段,研发了“五仓型”铂金通道关键热工成型设备,实现了玻璃液温度均匀性、流量稳定性和排除气泡的精密控制;在精加工阶段,发明了“水吸差动法”边角研磨工艺技术与装备,解决了脆性玻璃基板无损、低污染机加工难题。使用平板显示玻璃基板成套生产装备生产的平板显示玻璃基板,任意两点之间的厚度差≤0.03mm,翘曲度≤0.3mm,粗糙度≤16nm,大于1um的颗粒缺陷≤19个/m2,玻璃基板的质量达到国际一流水平。此外,东旭集团积极推进平板显示玻璃基板生产智能化改造,建造了国内首个适用于平板显示玻璃基板生产的数字化工厂,与传统制造模式相比,产品生产周期缩短20%,不良品率降低40%以上,综合运营成本降低30%以上。

目前,东旭集团在平板显示玻璃基板产品及装备制造方面已经获得发明专利103件,实用新型专利1068件,应用该装备已建设玻璃基板成套生产线17条,为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等显示面板制造企业年供货2500多万平米,满足了我国平板显示产业需求,提升了平板显示产业的装备保障能力,对下游显示面板行业的发展形成有力支撑。

我国产出世界首辆全碳纤维复合材料地铁车体

2018年1月7日,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发布消息称,该公司研制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世界首辆全碳纤维复合材料地铁车体。该地铁车体突破了多项技术难点,进行了10余种材料性能测试,6000多个元件、典型件、组合件、全尺寸试验件等积木式设计验证试验。

据了解,该车体采用薄壁筒形整体承载结构,车体长度为19000mm,车体宽度为2800mm,车体顶面距轨面高度为3478mm,较同类地铁金属车体减重约35%。此次全碳纤维复合材料车体研发全部应用中国国内生产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具有全部自主知识产权。

广西玉柴发布14款车用国六阶段发动机

1月8日,广西玉柴股份公司在玉林总部发布14款车用国六阶段发动机,这是国内首个发布系列达标国六产品的发动机企业,标志着玉柴又一次以多项尖端前沿技术引领中国内燃机行业排放升级技术潮流。中国工程院院士苏万华、广西工信委副主任侯刚、广西玉柴股份公司董事长晏平等领导,以及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等检测机构,奥地利AVL等研发合作伙伴,东风商用等35家卡车企业,宇通客车等23家客车企业,博世等70家供应商等单位的领导出席了发布会及产品揭幕仪式,共同见证了玉柴全系列国六发动机的诞生。

此次玉柴发布的14款国六阶段发动机,包括S、K、Y三大技术平台6大产品平台11大系列产品,产品定位“世界一流”。S、K、Y寓意为蓝天白云,体现玉柴坚持清洁高效内燃机的开发并做优、做强,为地球村撑起一片蓝天白云的决心。14款产品中,10款为柴油发动机,4款为燃气发动机,功率覆盖100~650马力。与国五发动机相比,玉柴国六发动机除了排放指标大幅降低外,产品在舒适性、轻量化、外观颜值、可靠性、经济性等方面均比国五发动机显著提升,且性能指标都处在世界一流水平,并优于国际一线品牌的同类产品,具备在国际内燃机工业舞台上与世界一流品牌同台竞技的实力,将给客户带来巨大价值。

攀钢成功开发超高强1180兆帕汽车用钢

1月9日,由西昌钢钒提供基板的热镀锌超高强1180兆帕汽车用钢在鞍钢蒂森克虏伯(重庆)汽车钢有限公司顺利下线,经测试产品质量合格。这标志着攀钢在汽车用高强钢研发与生产上取得了新突破,成为国内能够生产汽车超高强钢的少数企业之一。

超高强1180兆帕汽车用钢主要用于结构用板以及汽车防撞等部件,相比普通高强钢具有更好的延展率、焊接性能和冲压性能,是目前符合汽车制造行业轻量化发展和绿色环保要求的首选材料。该材料属于过程控制要求高、设备精度要求高、操作水平要求高的“三高”产品,其工艺技术和产品质量要求极为苛刻,生产过程复杂、轧制难度大,目前国内外只有少数钢铁企业能够生产。

2017年12月12日,西昌钢钒生产的超高强1180兆帕冷硬卷产品发往重庆,为鞍钢蒂森克虏伯(重庆)汽车钢有限公司最终生产出热镀锌超高强1180兆帕汽车用钢奠定了坚实基础。

中国首个大型综合智能网联汽车试验基地开工

由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全资打造,国家机动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重庆)整体策划的中国首个大型综合智能网联汽车试验基地,即“中国汽研智能网联汽车试验基地一期工程”于大足区双桥经开区邮亭工业园正式开工,该项目预计今年内将全部建成并投用。

所谓“智能网联汽车”,就是基于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的,智能化、网联化的汽车。

该项目一期工程占地860亩,预计年内建成投用,试验道路总长50余公里,试验场景百余种,配套试验室及车间万余平方米,涵盖了传统大型汽车综合试验场80%以上功能,单就汽车性能试验道规划建设多达8条,长达2.8公里,智能网联汽车试验基地作为《重庆市新能源汽车与智能汽车产业集群发展规划》中智能汽车研发与测试的重要配套基础保障设施,并对重庆市所有智能汽车制造企业和关键零部件生产企业开放。

中国汽研相关负责人坦言,一期工程完工后,将极大程度上缓解各整车厂开发及测评的场地资源,也为汽车NVH工程技术研发、底盘性能开发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首届中国锻造行业人力资源论坛于泰州成功举办

2018年1月10日,首届中国锻造行业人力资源论坛于江苏省泰州市成功举办。本届论坛由中国锻压协会主办,中国锻压协会教育培训服务中心、《锻造与冲压》杂志社有限公司承办,并得到了泰州职业技术学院的协办支持。会上,中国锻压协会与泰州职业技术学院联合成立了“锻压学院”,并进行了揭牌仪式。

面对当前劳工短缺、人力资源成本增加、新形势下企业需要转型升级现状。本次论坛针对“优化人才培训,实现降本增效”这一主题进行了精彩的行业报告和行业培训案例分享。旨在为锻造企业的人力资源建设提供可指导性、可执行性的建议。

永兴特钢成功锻制700mm直径不锈钢无缝管坯

2018年1月10日,永兴特钢发布公告表示,公司成功研制直径700mm超大直径锻制奥氏体不锈钢无缝管坯并检测合格,直径700mm管坯系目前国内锻制规格最大的穿孔用不锈钢无缝管坯。

据了解,700mm管坯具有直径大、单支重量大等特点。该产品可由下游制管厂经热穿孔、冷轧加工成超大口径不锈钢无缝管,简化了下游的生产工艺流程,与使用采用冷拔扩径生产的超大口径不锈钢无缝管相比,冷轧工艺能够避免壁厚不均、易产生裂纹等质量缺陷,保证超大口径不锈钢无缝管的质量,可广泛应用于能源装备等工程领域。

国内最大锻制规格的穿孔用不锈钢无缝管坯成功研制

1月10日,永兴特钢发布了一则关于成功研制超大直径锻制不锈钢无缝管坯的公告。该公告表示,公司成功研制直径 700mm超大直径锻制奥氏体不锈钢无缝管坯并检测合格、形成批量销售,直径700mm管坯系目前国内锻制规格最大的穿孔用不锈钢无缝管坯。

直径 700mm超大直径锻制奥氏体不锈钢无缝管具有直径大、单支重量大等特点。该产品可由下游制管厂经热穿孔、冷轧加工成超大口径不锈钢无缝管,简化了下游的生产工艺流程,与使用采用冷拔扩径生产的超大口径不锈钢无缝管相比,冷轧工艺能够避免壁厚不均、易产生裂纹等质量缺陷,保证超大口径不锈钢无缝管的质量,可广泛应用于能源装备等工程领域;同时,冷轧工艺自动化程度高、效率高,有利于降低了生产成本,提升了产品市场竞争力。

全球首艘第二代40万吨级超大型矿砂船成功交付

1月11日,全球最大的第二代超大型矿砂船“远河海”号在上海外高桥造船成功命名交付。该船是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为中远海运集团旗下中国矿运有限公司承建的世界第二代40万吨超大型矿砂船(VLOC)系列首制船。

本次交付的“远河海”号是该系列矿砂船中的首制船,是外高桥造船联手上海船舶设计研究院积极响应船东在当前市场环境下期望改善运力结构、降低成本、提升竞争力的需求共同研制和设计的新一代产品。

1000MW级汽轮发电机用护环锻件实现国产化

2018年1月中旬,国家能源局牵头项目,上海汽轮发电机有限公司与德阳万航(万鑫)公司联合研制的1000MW级汽轮发电机用国产护环锻件在四川德阳制成并通过评审。

长期以来,1000MW级汽轮发电机护环锻件主要依赖进口,为打破国外垄断局面,扩大采购渠道,缩短生产周期,上海汽轮发电机有限公司于多年前就开始积极寻找合作伙伴开展国产化联合研制,并依托句容电厂二期百万级火电发电机组项目的技术优势,与德阳万航(万鑫)达成了合作研发制造汽轮发电机护环锻件国产化项目。

吉利集团首条热冲压生产线签约施瓦茨加热炉

2018年1月中旬,吉利集团在慎重考虑之后,最终与施瓦茨签订了首条热冲压生产线热处理炉及部分自动化线的合作协议,预计将在2019年春季正式量产。此前,吉利集团白车身制造所使用的热冲压零部件均由其供应商提供。

自此,继长城汽车和长安福特之后,吉利集团成为国内第三个与施瓦茨集团签约的整车制造商。众多汽车零部件制造商及整车厂的信任成就了施瓦茨在热处理设备领域持续创新与完善服务的能力,并最终成为热处理设备全球市场的领导者。

威力锻压2500吨VFP高速精密热模锻压力机试制成功

2018年1月中旬,浙江威力锻压机械有限公司2500吨VFP高速精密热模锻压力机于试制成功。据了解,该设备已取得1个发明专利及4个实用新型专利,其刚度(指材料或结构在受力时抵抗弹性变形的能力)指标超出国标1倍以上。适用于汽车锻件生产,目前已有国内汽车零配件生产厂家开始订购。

“锻造一个锻件,用普通压力机可能需要好几台机器,而VFP高速精密热模锻压力机通过智能控制,一台机器便能完成所有工序,而且还能降低冲压噪声及震动,提高冲压精度,延长模具使用寿命。”威力公司技术部门一位负责人说。

中信重工成功锻造国内最大海工装备锻件

2018年1月13日,由中信重工自主设计的321吨特大型海工装备替打环锻件,在18500吨油压机上成功完成锻造。该替打环锻件是国内某海洋工程项目配套的大型关键锻件,采用486吨钢锭锻造。无论锻件重量还是钢锭规格,都创造了中信重工历史之最。

据悉,替打环是海上液压打桩机的核心部件,属于带外台阶的异型环类锻件,由于其形状复杂,性能要求严格,成形难度极大,国内鲜有厂家具备生产能力。此前主要依赖进口,但由于生产周期长,采购价格高,替打环一直是国内打桩机生产厂家的一个痛点。

山西建龙年产值300亿精品钢系列项目正式奠基

1月15日上午,山西建龙年产值300亿元系列项目开工奠基。2017年至2019年连续三年每年新增100亿元产值,2020年实现年产值300亿元。

投资10亿元,投资比例为转型升级48.5%,节能环保23.4%,复产检修28.1%,淘汰100万吨焦化、100m2烧结、100万吨建材等落后产能,建设1500mm热轧卷板、100MW发电等9个项目,投产后产品结构为建材34.8%、卷板65.2%,于2017年实现产值116亿元。投资20.4亿元,投资比例为转型升级53.7%,节能环保25.7%,复产检修20.6%,建设265m2烧结、30000m3/h制氧、850mm优特带钢等8个项目,投产后产品结构为建材25.8%、卷板48.4%、带钢25.8%,目前已经陆续投产,2018年4月全部投产,2018年实现年产值200亿元。投资33.2亿元,投资比例为转型升级75.9%,节能环保24.1%,建设260万吨焦化、120万吨冷轧卷板、50万吨无缝钢管等7个项目,投产后产品结构为精品建材20.3%、卷板37.9%、热轧带钢20.3%、冷轧带钢15.2%、无缝钢管6.3%,差异化市场竞争力进一步增强,2019年底前全部建成投产,预计2020年实现年产值300亿元。

以上系列项目全部建成达效后,山西建龙距离实现千万吨级精品钢生产制造基地的目标更近一步,公司将在转型发展的大潮中,勇当全市乃至全省兼并重组的排头兵、产业转型的排头兵、园区建设的排头兵,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乃至中国钢铁工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龙城精锻“高性能混合励磁爪极”项目通过验收

2018年1月16日,江苏龙城精锻有限公司承担的科技支撑计划项目——高性能混合励磁爪极复合成形关键技术研究项目,顺利通过验收,并被验收专家认为技术指标居国际先进水平。

高性能混合励磁爪极是基于汽车发电机高功率轻量化要求开发的新型产品,能实现自动启停和高速纯电驱动滑行以及回收制动能量,并在加速时提供辅助动力,增加扭矩输出,完全满足启发电一体机需求。本项目的顺利结题,对促进国内高性能混合励磁爪极的研发及产业化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

第二届钣金工程师培训班顺利结业

2018年1月17日,第二届钣金工程师培训班全体学员在深圳市固美特科技有限公司举行结业典礼。在典礼上,固美特总经理田金华为学员颁发结业证书与纪念品,并给优秀学员颁发奖品。

据悉,该培训班历时两个月,实行全日制脱产式学习,课程主要由以下几大部分组成:钣金理论知识教学、结构设计教学、考试测评环节、设备学习、企业家、设计经理经验分享、早会环节以及公司实战实习。

安徽省钣金行业协会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圆满举行

2017年1月17日,安徽省钣金行业协会在合肥丰大国际酒店隆重举行了2017年年会暨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协会会员单位负责人及员工代表、兄弟协会、媒体等共计300余人到场。

会上,安徽省钣金行业协会会长朱圣杰致欢迎辞,秘书长徐芳做了年度工作报告,随后,大会对新当选的副会长单位合肥世纪精信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进行了授牌,并为26名会员及供应商颁发了优秀设计奖、优秀工艺奖、服务之星以及优秀供应商以及优秀会员五大奖项。

马扎克辽宁钣金新工厂投产,首台国产激光机下线

2018年1月17日,“钣金新工厂投产暨首台国产激光机下线仪式”在山崎马扎克机床(辽宁)有限公司盛大启动。钣金新工厂占地面积约6500m2,项目总投资额为7亿日元,投产使用后,钣金内制产量将从现在的80台/月提高到120台/月。

钣金新工厂共分为三部分:智能化钣金加工车间、自动化的粉体涂装生产车间和钣金装配车间。在钣金新工厂投产使用的设备之一就是在辽宁工厂首次下线的国产激光机——OPTIPLEX NEXUS 3015 FIBER L,该机型搭载了先进的光纤激光技术,相比以往的二氧化碳机型,在切割能力与速度等方面有了大幅提升。

祥生华南分公司成立,携手中安机械打造多功能展厅

2018年1月18日,祥生华南分公司在东莞长安镇金铭国际工业模具城盛大开业。该展厅是祥生联合中安机械为客户打造精密制造的多功能展厅,主要为客户提供打样、试生产服务,同时也展示系列设备,包括中安机械的矫平机。

486吨超大型钢锭在中信重工成功锻造

近日,在河南洛阳中信重工成功浇铸出的486吨特大型钢锭。

这是中信重工目前浇铸出的最大钢锭,该486吨特大型钢锭锻造后,将成为某海洋工程项目配套的大型关键锻件。

此次成功浇铸及锻造成功,标志着中信重工满足水电、火电、核电、加氢反应、冶金、船舶等大型装备关键大型自由锻件的制造需求的能力持续增强,提升我国大型锻件、重型装备制造的产业形象。

世界最大两栖飞机"鲲龙"AG600成功试飞

世界最大两栖飞机AG600的成功试飞,为我国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对提升我国装备制造水平,增强国家综合实力,具有重大意义,它能上天入海,能抢险救灾,能救民于水火,是一款不可或缺的国之重器。

继我国自主研制的大型运输机运-20、C919大型客机之后,东轻又为“鲲龙” AG600提供了锻件、拉伸板、挤压材、表面蒙皮等重要铝合金材料。某合金某状态桨壳模锻件是东轻公司供某用户的重点产品,可供多种型号飞机作为螺旋桨叶中间支架使用,包括AG600水陆两栖飞机在内的中国主力机型,每架飞机上一般使用4个该型产品。从2015年开始,为提高产品质量,在原有性能指标下,将某合金某状态桨壳自由锻件改制成模压件,全面提升了性能指标。

KUKA“落户”深圳

2018年1月19日, KUKA机器人深圳分公司举行开业庆典,正式在深圳“落户”。 近年来,KUKA机器人在市场上可谓动作频频,二期工厂就在去年年初开工,预计将于今年第二季度正式投产。除了在产能方面的规划部署,继2014年广州分公司成立后,KUKA机器人再次加大了对中国华南地区的投资,此次深圳分公司的成立对于KUKA来说是一个新的里程碑。

1000MW级汽轮发电机用国产护环锻件在四川德阳制成并通过评审

1月,国家能源局牵头项目,上发与德阳万航(万鑫)公司联合研制的1000MW级汽轮发电机用国产护环锻件在四川德阳制成并通过评审。

长期以来,1000MW级汽轮发电机护环锻件主要依赖进口,为打破国外垄断局面,扩大采购渠道,缩短生产周期,上发于多年前就开始积极寻找合作伙伴开展国产化联合研制,并依托句容电厂二期百万级火电发电机组项目的技术优势,与德阳万航(万鑫)达成了合作研发制造汽轮发电机护环锻件国产化项目。

项目评审专家组由来自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全国大锻件委员会等教授专家组成,并由上发副总工程师担任组长和评审委员。专家组在当地生产现场参观了护环及制造设备,听取了上发和德阳万航(万鑫)公司的研制汇报,一致同意1000MW级汽轮发电机护环锻件国产化研制项目产品通过评审。该项目通过评审后国家能源局和德阳市政府专门发来了祝贺函。

上汽郑州工厂开始扩建

2017年1月,在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推动下,上汽集团和郑州市成功签订在郑州建设年产60万辆乘用车项目合作协议。仅仅半年多时间,郑州基地一期项目实现竣工投产,年产乘用车30万辆并实现新车型荣威RX3下线,满足市场对“SUV互联网汽车”强劲需求的同时,也形成了上汽乘用车上海临港、南京浦口、郑州经开的联动产业格局。

多利集团投资50亿元在江苏海门建不锈钢板材项目

2018年1月19日,江苏海门市港新区与上海多利集团签订不锈钢板材项目协议,该项目总投资50亿元。该项目投产后年销售将超过百亿元,未来将进行产业链拓展,在海门港新区打造高端不锈钢产业园。

多利集团是大众和通用一级供应商,集模具、检具开发制造、大中小型件冲压、总成焊接拼装于一体的汽车零部件生产制造商,生产的零件涵盖大众和通用大部分车型。投资不锈钢板材项目是多利集团军民融合发展的战略性举措。

湖北宏玛达轮毂有限公司汽车铝合金轮毂生产线正式投产

1月21日,湖北宏玛达轮毂有限公司汽车铝合金轮毂生产线正式投产,生产基地位于湖北枣阳市。

据了解,湖北宏玛达轮毂有限公司通过自主研发和制造铝合金汽车轮毂,项目完全达产达效后,将形成年产300万只轻量化铝合金轮毂的生产能力,实现产值7.5亿元。

宏玛达此次投产高端的铝合金轮毂项目,是为了迎合汽车行业轻量化的发展要求,并通过自主的先进生产技术,生产符合市场需求的轮毂产品。提高公司在轮毂领域的竞争力,并推动枣阳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向高端化、品牌化、规模化发展。

中国二重集团公司获国机集团多项殊荣

2018年1月21日,在国机集团2018年工作会上,国机集团对获得2017年度各项先进单位进行了表彰。中国二重集团公司榜上有名,获得多项殊荣:2017年度先进单位、2017年度“中国机械工业集团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017年度“国机质量奖”和项目奖(产品)——800 MN大型模锻压机。

大族激光光纤激光切割机床摘得工信部全国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荣誉

2018年1月22日,在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主办的“制造业单项冠军经验交流会”上,大族激光智能装备集团“光纤激光切割机床”产品,正式获颁“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证书。此次共计公布第二批单项冠军产品35个,大族激光的“光纤激光切割机床”问鼎中国制造业单项冠军,彰显了大族激光高功率光纤激光切割机的优越性能与强大竞争力。

我国中型热轧H型钢装备走出国门

1月24日,由中国天津市中重科技工程有限公司机电液总包,为印尼海洋钢铁有限公司设计制造的中型热轧H型钢生产线热负荷试车成功。这是中国中型热轧H型钢装备第一次走出国门。中国从引进欧美日万能型钢装备,到今天装备出口到海外,中重科技凭借求实、拓新的精神做到了!推动了我国冶金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树立了行业典范!

这是一条完全由中国中重科技自主设计制造,并负责孔型工艺关键技术调试的万能型钢生产线。天津中重自主创新先后成功研制出国产化第一代300型万能H 型钢轧机、第二代400-600mmH型钢万能轧机、第三代高精端特大型钢CMA万能轧机。解决了百余项H型钢生产、装备中存在的存在的不足和技术难题,拥有144项国家专利支撑,技术上完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在推动型钢生产装备国产化、推动装备制造强国梦的进程中,书写了闪亮的篇章。

据悉,中重科技还为马来西亚关丹工业园350万吨钢铁项目配套设计制造了一条中大型型钢生产线,目前已经在陆续发货中。这是中国一带一路的典范项目,将是东南亚第一条长流程生产H型钢的万能型钢生产线。在中国一带一路建设进程中留下了浓重的一笔。

众泰打造全新品牌汉龙 投资60亿建湖北基地

2018年1月24日,有消息称,众泰汽车拟投资60亿元在湖北省大冶市城西北工业园建立全新工厂,新工厂分两期建设,一期规划产能为10万辆/年。而新建的工厂主要投产铁牛集团的新品牌——汉龙汽车。目前部分车间已经投入使用。

众泰汽车总投资的60亿元将主要用于包含冲压、焊装、涂装、总装等在内的4大工艺车间的建设,以及模具、交检间等主体工程,联合动力站房、废品站、油化库、供液站、办公楼、倒班宿舍等公辅工程及废水、废气处理等环保工程的建设。

法马通公司将恢复制造反应堆锻件

2018年1月25日,法马通公司表示已获得法国核安全监管机构(ASN)和法国电力公司(EDF)的批准,在Le Creusot工厂恢复为法国核电站制造锻件。法马通部件制造业务部门高级执行副总裁埃蒙德表示,恢复为法国核电站制造锻件的授权,对该工厂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消息,它证实了该工厂改进计划的成功执行。

2017年,法马通公司对Le Creusot工厂投资了932万美元。该公司表示,对所有与生产锻件有关的记录进行检查的第一阶段已经完成。调查结果的分析和偏差的处理将持续到2018年年底,并将与客户和安全当局协调。在初步调查期间查明的6000项记录中,3854项与安装在核设施上的锻件相对应。

AMADA深圳展厅全面升级,重装开幕

2018年1月25日,天田国际贸易(深圳)有限公司举办了新展厅开幕仪式,在重装开幕会上,AMADA深圳为客户详细介绍了“智能工厂解决方案”。随后,举办了LC-C1AJ系列光纤激光复合加工机的深圳发布会,这套系统除了融合数冲、激光及攻丝等所有落料工序的加工手段外,还配备有自动上下料系统及自动分拣、堆垛系统ASR-NTK,一套设备即可完成所有的落料加工及二次加工。

中俄重大能源合作项目——亚马尔液化天然气项目正式投产

亚马尔液化天然气项目是我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后实施的首个海外特大型项目,由俄罗斯诺瓦泰克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法国道达尔公司和中国丝路基金共同合作开发。项目建成后,每年可生产液化天然气1650万吨、凝析油100万吨。作为中俄在北极圈合作的首个全产业链合作项目,亚马尔项目成为“冰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支点,不仅能够带动俄罗斯能源产业和边疆地区发展,还能够丰富我国清洁能源供应,加快推进我国能源结构的优化。

罗兰贝格发布2018全球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研究报告

罗兰贝格携手金融服务公司拉扎德发布《全球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研究2018》,对全球约650家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的发展现状和面临的挑战进行了分析,并列举了应对挑战所需采取的关键举措。

报告预计,2018年全球汽车零部件行业将持续增长,但增速趋缓;出行服务、自动驾驶、数字化与电气化这四大趋势组合将持续改变汽车行业,并在所有汽车零部件领域引发颠覆性变革,供应商转变商业模式以应对“终局”挑战势在必行。

到2025年,美国与欧盟市场超过10%的新车销售将应用于新型出行服务领域,而这一比例在中国将高达35%。自动驾驶也将迅速成为现实,在未来的15-20年内,4级/5级自动驾驶汽车的市场渗透率将达到5%-26%,并与共享出行服务实现协同发展。

柳工这台装备正式列入国家重大技术装备内刊

近期,柳工全球首创的垂直举升装载机VL80A被列入国家重大技术装备内刊。

VL80A垂直举升装载机,在研发制造过程中,采用交互式设计理念,先后攻克了工作装置机构设计、结构设计、专用工装模具设计与制造等技术难题。VL80A创新的用四杆机构的连杆作为装载机的动臂,通过优化铲斗运动轨迹,将铲斗举升过程中的载荷力臂缩短了30%(使装载机的倾翻载荷提高了30%)。由于动臂机构的变化,传统装载机铲斗连杆机构失效,针对该动臂机构开发了新型的转斗机构。基于VL装载机在机构上的发明创新申报了多项国际发明专利,其中已经有十余项进入了实审阶段。

VL80A在六吨装载机的平台上开发,实现了六吨机的配置实现8吨机的作业能力,在相同功率消耗的情况下,实现了更高举升高度和更大提升力,降低燃油消耗,为客户创造更多的价值和效益。

高端特厚模具钢可用复合工艺生产

鞍钢在高端模具钢产品开发领域获得重大突破,鞍钢股份鲅鱼圈分公司成功生产出高端特厚模具钢复合板坯,使鞍钢成为国内首家利用电子束焊技术生产特厚模具钢复合板坯的企业。

鞍钢股份鲅鱼圈分公司炼钢部成立了专门的攻关组,确立了采用“连铸坯复合+热轧”的方式生产特厚模具钢的攻关方向。经反复实验和不断更改完善加热工艺及焊接工艺,攻关组成功克服了板坯硬度高、真空加热难、焊接裂纹敏感等一系列技术难题,开发出高端模具钢板坯复合生产的整套预热、组坯、焊接、加热等工艺技术,并于今年1月11日,成功生产出高端特厚模具钢复合板坯,经探伤检测后,产品质量合格,使鞍钢在该规格钢种的开发上取得了历史性突破,成为国内采用复合工艺生产此类钢种的首家企业。

郑煤机收购德国博世电机业务

“我们成功收购了全球第一大汽车技术供应商——德国博世集团的电机业务。今后,‘中国速度’加‘德国制造’,郑煤机要在全球高端制造业市场占据一席之地。”1月4日,郑州煤矿机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贾浩兴奋地说。

郑煤机本次收购的电机业务包含启停电机和48V弱混合动力技术,是全球领先的节能环保电机技术,有助于降低国内汽车工业的碳排放量。

吉地亚选择投资AP&T最新的热成形技术

50多年来,总部位于德国并活跃在全球各地的吉地亚汽车集团始终致力于为汽车行业研发和生产冷成形汽车车身及底盘零件。为了满足市场对低重量、高耐撞性结构件日益增长的需求,吉地亚汽车集团确定投资AP&T最新的热成形技术。

上海多利集团建不锈钢板材新项目

江苏海门市港新区与上海多利集团签订不锈钢板材项目协议,该项目总投资50亿元。海门市委书记陈勇,市委副书记、市长郭晓敏,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海门港新区党工委书记邵茂华,市委常委、项目办主任施俊和上海多利集团总裁曹达龙、副总裁邓丽等参加签约仪式。

德阳重装核电、燃机等领域多项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德阳市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深入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四川行动计划》《中国制造2025德阳实施方案》,加快高端装备创新研制和产业化发展,鼓励企业围绕重点领域开展产品技术创新,占领技术制高点,提升德阳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全市有9个企业11个产品获得重大技术装备国内(省内)首台(套)认定,投保“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综合险”装备新增产值13.6亿元,核电、燃机等领域多项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核电产品研发成效显著

东汽完成了我国自主设计的单机容量最大的核电项目——CAP1400国核示范项目汽轮机低压模块研制;启动了核电空冷技术研发,完成约旦VVER空冷机组的初步技术方案;首个快中子增殖示范堆CFR600霞浦项目通过了业主技术评审。东电成功研制CAP1400和“华龙一号”两大中国自主第三代核能汽轮发电机,其安全指标和技术性能达到了国际第三代核电技术的先进水平,掌握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半转速核能汽轮发电机的关键设计技术、制造技术,特别是励磁系统及氢油水系统打破了国外公司的技术垄断,完全实现了国产设备替代进口,填补了国内空白。二重完成了“CAP1400冷却剂主管道研制”国家专项任务,全面掌握了反应堆主管道制造技术;成功完成了“华龙一号”(ACP1000机型)主泵泵壳研制,签订漳州1、2号核电机组6台主泵泵壳成套供货合同;双超加氢反应器的大型化研制水平不断完善,容器焊接材料研制取得突破,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镇海炼化加氢反应器即将完工交货;核电筒体、封头锻件研制也取得了重要突破。

●火电机组研制稳步推进

东汽超超临界大功率、高参数、高效率煤电机组研制稳步推进,依托大唐630℃1000MW超超临界二次再热示范项目,深入开展630℃等级不同功率一次再热、二次再热系列机型和关键技术研究,在煤电高端领域引领市场需求。东电获得中兴电力蓬莱2台1000MW高效超净燃煤示范工程汽轮发电机项目,大容量、高参数大型煤电机组技术占领制高点。

●风电产品向高性能迈进

东方风电供货的欧洲第二大陆上风场-瑞典布莱肯风电项目全面建成,该项目是迄今中国企业在瑞典获得的最大风电项目订单,成为首家获瑞典工作环境署批准的风电整机制造商;完成了2MW-127超低风速双馈机组样机研制,并于2017年12月在四川大面山风电场成功并网发电;完成了2.5MW-131超低风速直驱风机的设计和3.XMW-148直驱机组初步设计;首台改进型抗台风海上风电机组——福建兴化湾5MW项目顺利完成安装调试;启动了大功率8MW海上风机研制,完成主要部件方案论证。

●水电机组攻关成效凸显

东电白鹤滩1000MW巨型水轮机和长龙山、丰宁二期等高水头、大容量抽水蓄能机组研制顺利推进,1000MW水轮发电机组是世界上单机容量最大的水电机组,该容量等级属超巨型机组。

●重型燃机研发取得重大突破

东汽自主研发的50MW重型燃机原型机施工设计工作已全部完成,1-17级试验压气机成功完成设计点试验,原型机生产制造全面展开,原型机全负荷试验台方案设计、整机试验厂房建设已完成。

●新能源领域取得新进展

东汽自主研制的国内首台5万千瓦大功率太阳能光热汽轮机中广核德令哈项目,厂内空负荷试验一次成功,取得示范效应;与德国B&B公司联合,积极开发10万千瓦光热汽轮机;完成超临界CO2发电项目方案设计;正在开展盐穴空气储能系统用空气透平方案设计;将反动式技术全面运用于垃圾生物质发电、太阳能光热等领域,为机组性能再上新台阶、引领新能源市场奠定了基础。

●航空模锻技术取得新突破

二重完成了超大型钛合金整体框、某型直升机超大型铝合金整体框和中央件、空客330飞机主起落架锻件等多项产品试制;解决了制约我国先进飞机、发动机受制于人的一系列瓶颈短板,实现了先进军用飞机大型模锻件批量化生产和工程化应用;全面掌握了大型客机关键模锻件制造技术,在首飞的C919大飞机上提供了70个品种137件关键模锻件,占所有锻件的70%。

●新兴领域产品研发顺利推进

二重粉煤热解回转反应炉系列产品研发实现订货9000万元,该产品的研制对于公司调整产品结构具有重要意义;飞轮储能装置200KW系列产品研制完成了第二阶段研制和测试,正策划进行产品鉴定验收。

●钻机核心技术打破垄断

宏华首次成功研制出了满足沙漠超深井油田快速移运作业的新型特种钻机,打破了美国技术垄断,钻机各项技术性能均优于同类产品,整体技术水平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极光”号极地超低温平移自动化钻机研制成功,该钻机是中俄亚马尔液化天然气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可在零下50度低温和12级以上强风环境下连续工作,中国制造的第一台“极光”号极地钻机打破了俄、美、加拿大等技术垄断,成功打进了俄罗斯的北极市场。

国内首台不锈钢混酸再生项目顺利验收

国内首台套自主研发不锈钢混酸废液喷雾焙烧法再生装置中试项目暨青山集团福建鼎信科技不锈钢混酸再生项目在中冶南方正式立项。中冶南方将理论研究转化为实际工程,建设一套7.5m3/h混酸再生能力的混酸再生站,从建成到投产历时仅十个半月,创造了国际上酸再生项目建设周期最短的记录。

本项目打破了国外公司在不锈钢混酸再生领域的垄断,填补了国内不锈钢混酸再生技术领域的空白,各项工艺指标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创造了全球同类项目工期最短的纪录。中冶南方也成为全球第二家能够承担不锈钢混酸再生的公司。

工信部发布200项机械、船舶、化工、冶金、轻工、包装、民爆行业标准

根据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相关标准化技术组织等单位已完成《振动筛试验方法》等164项机械行业标准、《船舶建造企业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要求》1项船舶行业标准、《化工设备吊耳设计选用规范》等2项化工行业标准、《钻孔后注浆连续墙技术规范》等3项冶金行业标准、《自行车中轴》等26项轻工行业标准、《运输包装用拉伸缠绕膜》1项包装行业标准、《煤矿许用瓦斯抽采水胶药柱》等3项民爆行业标准的制修订工作。

大明进出口联手钣金加工拖车部件出口美国

年初,美国Loadtrail的两位代表前来大明进出口有限公司、大明精密钣金有限公司考察了加工进度及现场加工质量,客户表示非常认可。

据悉,美国Loadtrail委托大明加工液压油车拖车部件支架500多件,选用了Q345B板材、型材、圆钢及棒材等原材料,其中板材厚度分别为6mm、8 mm、10 mm、12 mm,加工工艺涉及材料切割—折弯—焊接等工序。大明钣金生产部门克服了加工过程中的“工装控制精度”等难点,其前期服务、加工质量等均令客户满意,预计本周可交出首批产品。

新年伊始,大明进出口公司不断加大金属材料外向型加工力度,吸引了美国、日本及东南亚客户前来咨询及委托加工,实现了首季开门红。

沙钢集团国内第一条超薄带生产线整体设备已经安装完成

在沙钢集团电炉炼钢一车间,凝结着行业前沿新技术的国内第一条超薄带生产线整体设备已经安装完成,正在进行联动调试,预计2018年一季度可竣工投产。

“超薄带项目作为世界上最先进的双辊薄带铸轧技术,是一种直接浇铸,利用液态钢水直接进入我们布流系统,然后是反向旋转的铜辊进行浇铸,直接出来的产品是1.4-2.1mm的薄板,再经过一道轧机的轧制,最终产品是0.7-1.9mm的薄板、热卷板。”

这条生产线是沙钢集团和美国最大钢铁企业——纽柯钢铁公司的战略合作项目,沙钢投入巨资获得了纽柯钢铁公司超薄带技术在中国的独家使用权及产品销售权。

我国产出世界首辆全碳纤维复合材料地铁车体

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7日发布,该公司研制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世界首辆全碳纤维复合材料地铁车体。不仅带来车体减重、节能减排降耗、提高安全性、舒适性和使用寿命等,更重要的是探索了碳纤维复合材料在轨道交通大批量工业化生产应用的方向和实施路径。

该车体采用薄壁筒形整体承载结构,车体长度为19000mm,车体宽度为2800mm,车体顶面距轨面高度为3478mm。

碳纤维复合材料具有轻量化程度高的特点。中车长客消息称,该公司生产的全复合材料地铁车体整车较同类地铁金属车体减重约35%,从而对提高车体的运载能力、降低能源消耗、降低全寿命周期成本、减少线路损害等具有重大意义。

苏州首个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体验中心正式启用

1月27日,“工业互联·云领智造”工业互联网平台苏州峰会在苏州相城举行。500余位来自国家行业主管部门、地方政府以及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和科研机构的代表出席活动,共论当前工业互联网行业发展趋势、企业数字化转型之路,共商工业互联网战略及先进制造业的数字化解决方案。

峰会上,苏州首个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平台体验中心——紫光工业云体验中心正式对外开放,全面展现紫光工业互联网平台在智能制造领域的创新与实践。体验中心总面积1500平米,由紫光工业云引擎平台、紫光工业云实践、紫光工业云服务、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紫光工业云生态联盟等五大版块组成。在工业云服务部分,企业可通过工业4.0的智能制造测评量身定制最优化的发展路径,优化管理和企业资源配置,解决企业实际问题。

峰会还发布了“紫光工业云图“与“紫光企业云图”两大产品,助力工业产业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工业云图”通过“工业企业数据库+决策分析支撑系统”,产业政策及大数据分析平台等N个子系统,围绕产业管理与服务、产业培育转型、招商与人才引进以及区域产业特色等核心业务需求,促进区域产业加快转型升级脚步。“企业云图”可数字化展示企业生产过程等全景,并收集设备和信息系统数据,实现数据融合,为企业决策提供数字化支撑,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当天,由紫光云引擎与合作伙伴共同打造的工业云生态联盟宣布成立。

二十二冶主编的两项机械行业标准填补行业空白

近日,由中国五矿中国二十二冶集团精密锻造公司组织编写的JB/T 13274-2017《阀门阀体多向精密模锻件 工艺编制原则》和JB/T 13275-2017《阀门阀体多向精密模锻件 通用技术条件》正式获准发布,实施日期为2018年4月1日。

该标准属于我国自主研发制定的标准,没有对应的国际或国外标准,解决了我国阀门行业阀体多向模锻工艺技术标准缺失的问题,其技术水平处于国内先进。在2012年国家“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科技重大专项中,将“大型多向模锻制造共性技术研究”列为课题进行研究。这两项标准便是在此课题研究的基础上形成的,是该课题的重要研究成果。

二重出产“华龙一号”防城港项目首件封头锻件

近日,“华龙一号”防城港项目首件封头锻件在国机集团所属中国二重精加工完成。并在苏州热工院、中广核工程公司及东方重机的见证下,所有检查项目一次交检合格,通过联检,成功出产。

这一产品是中国二重为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承制的首套“华龙一号”核岛大型异形锻件,用于防城港3号项目中的蒸汽发生器部位。其蒸汽发生器设备由加拿大BV公司与中广核设计院联合设计,是具有世界最高安全标准的第三代核电技术。该封头锻件的致密度、晶粒度以及钢水的纯净度要求都特别高,其锻件性能及探伤要求均大幅度高于CPR1000技术规范,且模拟焊后热处理时间也大幅度增加,是对中国二重核级锻件综合制造能力的极大考验。

45~22nm低能大束流离子注入机实现跨越式发展

2018年1月30日,由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电科”)、清华大学等六家单位研制的45~22nm低能大束流离子注入机通过了“极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装备及成套工艺”专项实施管理办公室组织的专家验收,标志着我国低能大束流离子注入装备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离子注入机是集成电路芯片制造过程中的核心设备之一,用于实现集成电路的掺杂工艺需求,涉及物理、机械、电子和控制等诸多技术学科,系统复杂,难度极大。在“极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装备与成套工艺”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的支持下,中国电科联合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等单位,以国内先进的集成电路生产线为平台,历时7年成功研发了适用于12英寸生产线的45~22nm低能大束流离子注入机,先后突破了低能、超低能离子束传输与离子光学超浅结注入工艺系统设计,长寿命、宽带大束流离子源设计,低能大束流质量分析器设计,大比例减速、高传输效率的减速系统设计等九大关键核心技术,实现了核心零部件与整机制造工程化;同时建立了45~22nm大束流离子注入机关键技术实验研究平台、离子源实验平台、零部件检测平台、系统集成与检测平台,为设备研制提供了检测手段和基础数据。

目前,中国电科已建立了45~22nm大束流离子注入机设计、研发、制造、调试、服务为一体的研制体系,具备年产20台套离子注入机的能力,并在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北京)有限公司生产线上实现首台应用,流片总数超过10万片,设备正常运行时间占比(uptime)达到85%,达到国际同类水平。

该设备已经申请专利264项,其中国际发明专利27项,国内发明专利230项,实用新型专利7项,形成技术标准1项,具有完整的知识产权体系,对促进我国集成电路装备健康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亚威股份荣膺江苏创新企业100强

2018年1月30日,江苏省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江苏省科技情报研究所发布了“2017江苏省创新型企业100强”名单,江苏亚威机床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亚威”)榜上有名。此次“2017江苏省创新型企业100强”评选,继续沿用2016年指标体系及评选方法,按照“标准统一、上下结合、联动推进”原则,从创新投入、创新产出、创新绩效、创新管理等四个方面进行企业创新发展水平综合评价,力求真正把各个行业创新的龙头骨干企业评选出来,充分发挥创新型企业在实现“两聚一高”进程中的示范引领作用。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北清路中关村生命科学园博雅C座10层 102206   电话: 86-010-69731006    传真:010-53056644
邮件:cfia@chinaforge.org.cn    版权所有: 中国锻压协会 京ICP备10006204号